李海总领事在领区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乘风而上,未来可期——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普惠包容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2025-03-31 15:42

3月31日,驻伊尔库茨克总领事李海在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伊尔库茨克分社、《中国与俄罗斯》双语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乘风而上,未来可期——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普惠包容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全文如下:

三月春风徐来,世界聚焦东方。3月4日-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三次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确定了202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释放了中国将把握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世界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的积极信号。

以“制”为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创新提供内生动力。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稳健前行,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政府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制度创新破冰开路,创新要素破壁流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创新生态枝繁叶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依托这些政策性保障,中国创新发展将迸发更加强劲动力。

以“智”为擎,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下,中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方兴未艾,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2024年中国取得丰硕成果,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场景应用,激光制造、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杭州“六小龙”硬科技企业频频给予世界震撼:Ai公司DeepSeek以“小成本办大事”开源模型和低至1/10的训练成本实现与顶尖产品相媲美的性能;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云深处科技在机器人技术复杂环境应用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进驻20国消防系统承担起高危任务;强脑科技让钢铁侠走进现实;群核科技掌握全球最大的 3D 模型库,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放异彩。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新目标、新举措锚定新发展,中国智能制造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不息生命力。

以“开放”为锚,中国机遇,世界共享。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4年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制度型开放含金量持续提升。中国始终认为,创新不是“独角戏”,固步自封只会落后于时代大潮,开放竞争才能历久弥新。中国致力于通过稳步扩大技术创新领域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持续加强同创新主体开展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破解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科技问题。中国支持以开源共享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主张促进“科技平权”。中方制定《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在共建开源开放社区、人才培养等领域提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行动。DeepSeek公司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展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创新性和包容性,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将继续大力鼓励外商投资,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发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开放的决心与魄力将为世界各国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为促进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做出新贡献。

携手共进,中俄书写创新合作新篇章。中俄都是科技大国,两国科技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始终坚持面向未来、共创共享、开放包容、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合作理念,扎实推进基础研究领域合作,不断加大联合研发力度,为助力自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强劲动力。面对个别国家企图通过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技术封锁来遏压他国发展,中俄要坚定倡导全球科技合作与公平竞争,反对技术封锁与科技霸凌,在科技成果转化、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在提升发展中国家全球科技治理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等方面加强协调。相信凭借在科研人才、优势资源、应用市场等方面互补性,中俄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协同发力,共享技术成果,共抵外部压力,开辟科技产业发展新路径,共同书写更加公平、合理、繁荣的全球科技发展新篇章,造福世界各国与全人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尔库茨克总领事馆 版权所有